第二百二十三章 舌枪

作品:《明月万里照汉关

    “先生这么急着要走?莫非是心虚了么?”看着李先道收拾渔具,董宣武慢悠悠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心虚?”李先道冷笑一声,“先道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,有何心虚可言?倒是董将军你,哼哼,人在做,天在看,难道你真不担心会有报应的那一天?”

    “报应?不瞒先生,董某还真希望这世上真有报应。董某做了这么多事,若真有报应,成仙成佛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!”董宣武哈哈笑道,“老实说,董某也的确对先生有些误会,有些成见。不过,既然是误会、成见,把话说开了,自然也就消除了。

    相请不如偶遇,今天既然与先生遇见了,就由董某做东,请先生小酌几杯,大家把事情说清楚,岂不是更好?”

    李先道沉声怒道:“先道若是不去,难不成将军还打算强行扣押在下不成?哼,有什么话,换一日,将信王爷请到场,大家再说不迟。”

    董宣武微微一笑,说道:“李兄,请放心,先生到底是朝廷命官,更是信王器重的先生,我董宣武虽是个粗人,但也懂得一些礼法,董某是绝不会强先生所难的。先生也不必抬出信王爷来压董某。

    这一带情况比较熟,相信李兄比董某熟悉得多,所以,去哪里喝酒,完全由先生一言而定,董某绝无异议。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董宣武朝两边看了看,笑道:“瞧,现在董某身边一个人也没有,想杀董某的人这么多,董某尚且不惧,先生又怕什么?董某也很希望,董某与李兄之间,真的只是一场误会。”

    李先道点了点头,说道:“既然董将军这么有诚意,在下若是再推辞,就显得有不知好歹了。前面正好有一家小酒馆,虽然不是十分有名,但里面的菜烧得的确不错,特别是脍鱼片,鱼肉薄如纸,京城中只怕没有人能比得上他。不如咱们去那里,如何?”

    “哦,有这等去处?生鱼片,好久没有吃过了,真怀念!”董宣武大喜,随口说道。

    李先道眼光一缩:“生鱼片,这种叫法倒是新奇,但也很贴切!京城中也有做脍鱼片的,董将军很久没有吃过么?”

    董宣武的神色显得有些窘迫,连连摆手,说道:“这个……我那几个兄弟不喜食此物,我倒觉得此物鲜味十足!”

    两人各自收拾好渔具,一路谈笑离开了河岸。

    走了不多时,果然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店,门前“和味坊”的招牌在风中荡来荡去。

    和兴斋、和味坊?李先道,你不会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吧?

    董宣武眼中精光一闪,随即掩去。

    和味坊不算太大,但也是开了好几年的老店,楼下的大堂只有八张桌子,楼上则是三间包间,家具布置虽然陈旧了些,但也不失精致。只可惜,此时并非饭点,店内基本没有客人,清静得很。

    看到董宣武、李先道两人进来,掌柜急忙迎了上来。李先道显然是这里的常客,跟掌柜随口聊了几句,便让掌柜安排了一间最清净的包间。

    两人落座,几碟店中的小菜很快就送了上来,掌柜亲自送上来两壶温好的米酒。李先道为董宣武斟满一杯,说道:“董将军,请尝尝,此处的酒与别处自有一番不同的滋味,先道先干为尽。”说罢,李先道一仰脖,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董宣武微微一笑,他知道,李先道这么做,是要表明这酒中没有毒。

    轻轻尝了一口,董宣武闭上了眼睛,一副陶醉的样子,随即也一口干尽。仿佛沉湎其中,过了好久董宣武才睁开眼睛,说道:“酒味淳厚绵长,教人想起儿时的滋味啊!”

    玛德,酒味淡得跟水一样,这不就是清酒吗?后世卖得贼贵,其实是糊弄人的,随便拿点米酒,用水一兑,就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就这东西,也是一两千年前从华夏传过去的,华夏在《周礼?天官?酒正》中就有记载:“辩三酒之物,一曰事酒,二曰昔酒,三曰清酒。”,只是在大明,因为酒味太淡,连米酒都赶不上,所以基本没什么人喝这东西。

    不过后世人家工夫做得好,不咋地的东西被人家一包装,就显得有文化、有逼格。不像中国白酒,给人的印象是一群土匪在那里大碗喝酒,大块吃肉,浮于表面。而黄酒,则让人想到乡间的老农。

    生鱼片、清酒都拿出来了,这时候说李先道不是倭国派来的奸细,董宣武也不会相信。这些东西在别人看来,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,而且华夏早已有之,但在董宣武看来,却不一般,毕竟他来自后世,他知道这些东西代表着什么。

    特别是那碟芥末,更是彻底的暴露了李先道的来历。华夏也有芥末,但华夏的芥末是用芥菜的种子磨制而成,而倭国则是用芥菜的根磨制而成。

    李先道有些惊讶,问道:“董将军,你小时候喝过这种酒吗?”

    董宣武神色微微有些错乱,急忙说道:“没……没有,我说的是米酿,真怀念那种感觉啊!现在的酒太讲究酒劲,讲究烈酒配英雄,须不知酒意才是酒中真谛,此酒温而不烈,正如君子如玉,乃是士大夫之酒。”

    李先道拍手大笑道:“好,好一句‘酒意才是酒中真谛’,好一句‘士大夫之酒’。直到今日,先道才知将军乃是懂酒之人。为此,当浮一大白!”

    两人相视而笑,各尽杯中之物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天南地北,谈笑风生,谁也没有提及正事,不知情的人,还以为是两位多年不见的好基友,在举杯交欢。

    但是董宣武与李先道谁都心里明白,他们两人其实都在拿话语刺探对方的底细。好的统帅,两军交战之时,不会在没弄清对方排兵布阵的底细前冒然决战。所谓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问题是,谁有本事能把对方诱入自己的圈套,谁又能把自己的底牌巧妙的掩盖起来。